近年来,维生素D被供上宝宝每日必补营养素的神坛,基本上每个宝宝都在补充维生素D。可当被问到维生素D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缺乏会有什么危害、应该如何科学补充时,很多家长都是一头雾水。今天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No.1
认识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什么?
维生素D是一组类固醇衍生物,只能溶解在脂肪或脂肪溶剂,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目前已知的维生素D至少有10种,但最重要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
维生素D2是麦角固醇的光照产物,所以维生素D又称为“阳光维生素”。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过阳光或紫外光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后可转化成维生素D3,为内源性维生素D3。
维生素D本身并没有生理功能,它是进入我们身体后经过肝脏、肾脏以及其他组织转化成1,25-(OH)2D3而在我们体内发挥作用。如下图:
▲图片来源:网络
维生素D有什么作用?
(1)1,25-(OH)2D3主要作用于肠、肾、骨而发挥生理功能: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加肾脏对钙磷的重吸收,提高其在血液中的浓度,从而有利于骨的矿化;
(2)近年来研究证实1,25-(OH)2D3参与全身多种细胞的增值、分化和凋亡,影响神经肌肉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的调控过程。
No.2
维生素D是从哪里来呢?
宝宝皮肤接受阳光照射后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可以转化成维生素D3,但是这常常受季节、天气、空气污染、生活环境、衣服遮盖等影响,6个月以下宝宝不建议在阳光下直晒,以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图片来源:网络
通过食物摄入也可以获取小部分维生素D,比如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乳酪、坚果和海产品。不过有研究发现,天然食物及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都比较低。
为了预防宝宝维生素D不足,不同剂型(胶囊和滴剂型)的维生素D补充剂应运而生,以此来为宝宝补充维生素D。
No.3
维生素D缺乏会产生什么危害?
维生素D缺乏一般是慢性发生的过程,早期表现为维生素D不足,这个时期虽然对宝宝的发育、免疫、代谢功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一般没有表现出明显症状。
随着维生素D来源不足的持续加剧,进入维生素D缺乏阶段,这个阶段最突出的是钙磷代谢紊乱和骨健康的损害,导致佝偻病、手足搐搦症,严重出现喉痉挛甚至发生窒息。
▲图片来源:网络
No.4
如何科学补充维生素D?
宝宝补充维生素D的量会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喂养方式而略有差异。
#1岁以内婴儿#
(1)母乳喂养的宝宝
根据《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和《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推荐,宝宝出生后尽早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补充400-800IU。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kg)及双胎宝宝,每天补充800-1000IU,连用3个月后改为400-800IU。
补充方法:可在母乳喂养前将适量维生素D补充剂滴入宝宝口中,然后再进行母乳喂养。
(2)配方奶喂养的宝宝
在配方奶中含有维生素D的情况下,不同厂家、不同段数配方奶中维生素D含量均不相同,且每个宝宝每天配方奶奶量也不相同,那么宝宝每日从配方奶中摄入的维生素D含量就不同。
如何计算每日宝宝从配方奶中摄入的维生素D含量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明是一名1月大的足月健康宝宝,现配方奶喂养中,今天吃了600ml配方奶,每100ml配方奶中维生素D含量是2ug,今天通过配方奶摄入的维生素D量为600/100*2=12ug。
维生素D换算方法:10ug=400IU,所以小明今天通过配方奶摄入的维生素D量为480IU,今日就可以不额外补充维生素D了。若配方奶中不含有维生素D或所含维生素D量不足,那就需要每天吃维生素D补充剂,用量同母乳喂养的宝宝。
#儿童及青少年#
美国儿科学会2008年推荐,1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若每天不能从饮食中获得400IU维生素D,则应该额外补充维生素D 400-800IU,并且建议维生素D补充剂可从生后补到老。
文章来源:《临床儿科杂志》 网址: http://www.lcekzzgw.cn/zonghexinwen/2022/0227/1133.html
临床儿科杂志投稿 | 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 临床儿科杂志版面费 | 临床儿科杂志论文发表 | 临床儿科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临床儿科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